WCBA薪资差距悬殊,联赛商业化之路任重道远
近日,一份未经官方认证的WCBA球员工资排行榜在网络流传,引发篮球圈广泛讨论。据该榜单显示,联赛顶级球星如李梦、韩旭等国家队主力年薪已突破150万元,而部分年轻球员月薪仍不足5000元,折射出女篮职业化进程中的深层矛盾。
金字塔尖:明星球员待遇直追男篮
榜单前五名均来自内蒙古、四川等传统强队,其中冠军队核心球员除基础工资外,还包含夺冠奖金、商业代言分成等附加收入。某俱乐部经理透露:"我们给韩旭开出的合同包含绩效条款,如果带队卫冕总冠军,年收入可能达到200万。"
中游群体:主力轮换薪资分化明显
排名20-50位的球员构成联赛中坚力量,其年薪区间在15-50万元不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同水平球员因所在俱乐部财力差异,薪资可能相差2-3倍。浙江女篮队长曾公开表示:"某些民营企业的球队,连客场差旅费都要球员自垫。"
底层困境:青训球员月薪不及白领
约30%的WCBA注册球员月收入低于8000元,部分替补球员甚至需要兼职维持生计。资深体育记者王涛指出:"很多球队不给非主力球员缴纳社保,职业运动员的身份反而成了她们找其他工作的障碍。"
"WCBA需要建立更科学的工资帽制度,既保留头部球员的竞争力,也要保障底层球员的基本权益。"——中国篮协特邀顾问张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