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> 赛事交通指南> 跑赢了195斤的自己,却跑不过癌症:46岁长马“大神”李立川去世

跑赢了195斤的自己,却跑不过癌症:46岁长马“大神”李立川去世

2025-10-31 06:57:44

跑圈里好多人,开始反思了。

跑步能治病?能延命?自律能逆天?这几年,谁都在拿跑步当救命稻草,仿佛动一动就能一切都变好,李立川确诊癌症还能跑一年,大家说是奇迹,谁敢问一句,如果他不跑,会不会更早走。

答案,可能不怎么好听,延寿不是跑步的功劳,更不是谁都能靠跑步扭转命运,意志力这玩意,李立川身上有,别人,不一定受得住。

跑圈有种错觉,极限等于信仰。

有人为了PB,膝盖跑坏,有人带病硬上,结果倒下了,训练没日没夜,兴趣搞成自虐,百公里,铁三,戈壁,谁不玩点狠的,似乎就成不了“真跑者”。

有人中暑趴地上,有人肾衰竭,有人肌溶解进ICU,李立川不是第一个,也不会是最后一个。

这个圈子,停不下来,哪怕往前冲的尽头是个悬崖。

“跑步可以延寿”,很多人这么说,胰腺癌,癌王,五年生存率不到百分之五,晚期发现,多数活不过半年,李立川撑了一年,看上去比大多数人强。

真细想,个体差异大,癌症分类,治疗方法,这些才是关键。

医学上说运动好,对慢性病行,但癌症晚期,拼大强度运动,真不见得合适。

李立川确诊还是跑,最后一个月才停,医生也有人质疑,身体都那样了,是不是该换个活法。

不是说他选错了,只是那种燃烧,终究是消耗。

他不是失败者,但这种做法,真不适合每个人。

他跑步,不是为了炫耀,是跟死亡拉扯,坚持,不是为了点赞,是想在女儿心里留个形象,爸爸没被病打倒,撑到最后一刻。

你能不能撑下来,谁说得准。

学他意志可以,学他方式,不一定适合。

“度”这事,往往说着简单,做起来难。

女儿讣告里写了一句,凡事讲究个“度”,别跑太多。

现在中年人,极端得厉害,5点起床,10公里打卡,断糖断交际,剩下的只有跑步和体脂,百公里、穿越戈壁、铁三,玩命一样地过,怕老,怕病,怕掉队,把跑步当成防线。

李立川,自律,不服老,拼命证明自己还行,可生活总有说不通的地方,努力不等于结果,拼了命也不一定能换来啥。

到头来,健康不是极限,是有度。

2025年7月,女儿考上大学,他还在,办酒席,拍视频,说沾个喜气,也许能好起来,结果,没多久,人就走了。

女儿说,爸爸永远是那个穿跑鞋和大家一起跑的人,这话,够了。

父亲给孩子的背影,最后的力气,不是伟岸英雄,是灵魂没被病吞掉。

那年他跑不动了,去现场给朋友加油,脸都瘦了,眼睛还发亮,那一幕,谁看都记得,跑步救过他,他也救不了自己的命。

李立川不是被跑步害了,也不是被跑步救了。

普通人,信仰里活得有底气,有责任。

社会老喜欢拿坚持去绑架人,把极限当道德,谁都想把自己榨干,赛道一样地活着,到最后,走到终点的,大多数什么都没留住。

活了一年,感动一大票人,这段时间,他多半是疼,是乏,是孤独。

别再说什么“跑死了也值”,那不是浪漫,是警醒。

健康,不在于你跑多快,在于你能不能停下来,听听身体的声音,陪陪家人,慢一点都行。

李立川走了,背影还在,别光记住他的坚持,更该记得他的教训。凡事有度,跑步也一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49届世乒赛男单半决赛 马琳VS王皓
国王杯决赛:巴萨3-2逆转皇马,赛后握手仪式仅贝林厄姆缺席